聯系我們CONTACT
聯系地址:河南太康鍋爐豫東鍋爐工業區
全國銷售熱線:18339497555
銷售經理 劉經理
E-mail:290959314@qq.com
聯系QQ:290959314
銀太康”——太康鍋爐曾是一個有名的傳統農業大縣,短短幾年快速實現工業突破,其密碼何在


鴻文紡織“全國最大的差異化紗線”生產車間

鴻文紡織“全國最大的差異化彈力面料”生產車間

萬利源棉業20萬錠精梳紗生產線

通泰紡織10萬錠精紡梳項目

海盟織造高檔家紡坯布供貨“水星家紡”

褲尚生產車間工人加班加點趕制訂單

宏星制衣年產500萬件服裝生產車間

擁有20多項專利的鍋爐

豫東鍋爐生產車間
鍋爐“精雕細琢”

太康鍋爐行業產銷兩旺

太康鍋爐“巨無霸”

太康縣產業集聚區生機盎然
★河南省十快產業集聚區
★全省最具競爭力產業集聚區
★河南省特色裝備制造產業園(工業鍋爐)
★鍋爐教學研制造基地
★中國女褲面料研發織造基地
幾年前,這里還是一片寂靜的田野。
僅僅三四年時間,這里平地起了一座工業新城。工廠林立,車馬喧囂,16家紡織服裝企業摩肩,14家鍋爐及配套企業毗鄰,形成鏈條完備的兩大產業集群,產生了“全國最大的差異化紗線生產線、全國最大的差異化彈力面料生產線、全國最大的褲裝集群、全國最大的雙A級鍋爐制造基地”多個行業單項冠軍。
這里是太康縣產業集聚區。自2009年10月開始著手建設,紡織服裝、鍋爐兩大集群在這里如雨后春筍,勃然興起,勢如破竹!被省委書記郭庚茂稱之為“平原農區的有效突破”。
“銀太康”——太康鍋爐曾是一個有名的傳統農業大縣,短短幾年快速實現工業突破,其密碼何在?
從“點”到“鏈”集聚之美
太康歷史上因盛產棉花而享“銀城”美譽,小型棉花加工企業遍布鄉村,也曾上了幾個紗廠,紡的是粗紗,在市場經濟中幾經淘汰。太康鍋爐有著34年的生產歷史,大大小小的鍋爐企業如棋子般散落在符草樓、張集等鄉鎮產業帶,企業規模小,產品檔次低,在大浪淘沙中幾經飄搖。
為尋求農業大縣的工業突破,太康“調結構、轉方式、惠民生”,挖掘紡織、鍋爐傳統優勢,招大引強,加速產業集聚,形成產業鏈條,向著“單項冠軍”的目標前進,傾力打造“中國褲都”和“中國壓力容器制造基地”。
圍繞產業鏈做文章,加速形成產業鏈條。該縣堅持“傳統產業重在轉,新興產業重在選”,立足棉花、人力資源優勢,開展以商招商、產業鏈招商,積極承接江蘇南通、吳江和浙江柯橋等地的紡織服裝產業轉移,引進江南鴻文紡織、海盟織造、潤泰服飾等紡織服裝企業16家入駐產業集聚區。在規模宏大的紡織服裝產業集群,有7家紡紗企業、5家織布企業、4家服裝企業、1家服裝銷售企業,擁有“紡紗—織布—染整—面料—服裝”完整產業鏈。全縣投產及在建紡紗規模150萬錠,年產坯布2.5億米,年產服裝2100萬件,女褲500萬條,近10萬“織女”為此忙碌并快樂著。
立足提升鍋爐傳統產業,2010年以來,該縣實施“退帶入園”工程,瞄準上海、北京和西安等鍋爐行業技術高地,積極推進“招商引智”和企業嫁接聯合,加速產品更新換代,帶來整個鍋爐行業的轉型升級。入駐園區鍋爐企業8家,其中4家由B級提升雙A級(全省A級鍋爐企業僅6家)。引進與合作沃特鍋爐輔機、中太鍋爐設備等5家鍋爐輔機配件企業,建立1個大型鋼材批發市場,形成“研發、制造、銷售、服務”鍋爐產業鏈。年生產能力2萬蒸噸,年產值20多億元,利稅3億多元。
圍繞產業鏈做文章,提高產業配套能力。該縣對主導產業服務配套項目,降低入駐門檻,采取中小企業集群式引進,支持其建設專業園區。規劃了2平方公里的集聚區商務中心,為企業提供商貿、商務、信息及生活配套服務。
圍繞產業鏈做文章,完善產業服務體系。建立一支專業服務團隊,先后10余次組織中層以上干部赴長三角、珠三角地區考察學習,提高領導干部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和市場意識,了解產業規律和產業布局。政府當好全天候服務員,明確提出“政府對待企業要像對待自家的老人和孩子一樣”。在人才引進、品牌培育、企業創新扶持、企業融資擔保等方面搭建平臺,為項目建設提供有力保障。
未來太康 中國褲都
一臺臺機器列陣排開,一名名工人精剪細裁,一件件女褲彩蝶般“飛”下流水線。記者在太康縣鴻閩紡織產業集群服裝園區感受到了“中國褲都”的精彩。
“中國褲裝看鄭州,鄭州褲業移太康”。2013年7月,太康縣被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授予“中國女褲面料研發織造基地”稱號。今年以來,該縣著力建設占地1000畝,提供4萬人就業崗位,年生產能力2億條以上女褲的生產基地,打造“中國褲都”品牌。目前已入駐鄭州褲尚服飾、蕾蕾紡織服飾有限公司、河南源通服飾有限公司3家企業。
褲尚服飾是鄭州褲業向太康轉移的典型代表。
福建商人朱正武做褲子做了20年,致力于“褲尚”品牌的研發、營銷,之前企業一直在鄭州發展。他和鴻文紡織的老總洪祖文是多年的好朋友、生意上的好伙伴,得知洪祖文在太康投資建設織布廠,考察太康后,他決定把鄭州的企業搬到太康來。
“僅物流費,一米布可節省2元錢。”朱正武告訴記者,“太康有一個產業集群,產業鏈很完善,從萬利源買紗,到鴻文織布,然后拿到褲尚的車間剪裁,所有這些不出一個園區,生產成本降低了。從長遠看,企業之間的競爭也就是成本競爭。”
朱正武在太康建設的河南褲尚服飾有限公司總投資2億元,占地500畝,以生產外貿訂單、女褲加工為主,年產1.2億條,產值120億元。目前,48棟生產車間及配套設施,已建成并投入使用3棟,5棟正在建設,到年底11棟全部建成。
“邊干邊做,手腳要快。”朱正武把“福建理念”帶到太康,第一棟車間剛剛建成,連夜通宵安裝機器。2014年2月11日,農歷正月十二,迎著新年飄落的瑞雪就投入生產,今年銷售收入有望達到9000萬元。
“選擇太康,除了產業鏈完備,還因為太康有兩大優勢,一是人多招工不費力,二是政府服務很到位。”朱正武說,“做了20年的褲裝生意,和大大小小的老板都很熟,把鄭州的‘褲老板’拉過來太康發展,使鄭州褲裝對接太康,三到五年,未來太康就是‘中國褲都’。”朱正武信心十足。
最近,先前入駐服裝園區的潤泰服飾有限公司與臺灣大潤發總部簽訂協議,將臺灣大潤發總部服裝生產基地設在太康縣服裝園區。潤泰服飾是褲業基地的一個“大塊頭”,擁有48棟生產車間,下轄子公司的服裝可以通過大潤發暢銷世界各地。眼下,基礎設施已建成,設備安裝將啟動,褲裝基地整裝待發,蓄勢發展。
這其中,女褲和家紡面料是紡織行業的主攻方向。鴻文紡織引進100臺氨綸包覆機,建成了全省唯一的高檔服裝面料生產線,形成全國最大的差異化紗線生產能力、全國最大的差異化彈力面料生產能力,織成布做成的褲子一條可以賣到4000多元。萬利源棉業的產品被“雅戈爾”看中,三年間從5萬錠發展到20萬錠。海盟織造成為“水星家紡”的供貨商。
兩大主導產業短時快速形成,尤其是紡織產業新上項目層次高、規模大、技術含量高,在洽談時就明確要求,不是產業鏈項目不引進,不是高端設備不引進,因為太康追求的是高端產品。
由江蘇吳江閩南商會和吳江聯泰紡織牽頭,聯合江蘇、浙江、福建等地閩商抱團投資100億元,在太康建設鴻閩紡織產業集群。自2012年1月開工,夜以繼日加速建設,邊建設企業邊入駐。
今年5月,盛鴻紡織投資15億元新上2000臺噴水織布織機、1000臺倍捻機捻紗項目,填補了太康紡織業的兩項空白。一次性投資建設2000臺噴水、1000臺倍捻,這樣的規模檔次在全國也很少見,項目6月底即可試生產。
27歲的福建商人洪福勝,在迪拜做了8年的電子貿易,回國后通過閩南商會了解到太康紡織服裝行業發展膨脹較快,產業鏈完備,投資環境好,是創業的熱土。經過實地考察,決定在太康投資,轉行發展紡織業。入駐太康后,太康的政務環境、人文環境、生產環境,激發了洪福勝的投資熱情,投資信心倍增,原計劃的投資規模一擴再擴,直到一次性投資15億元建設盛鴻。
洪福勝告訴記者,盛鴻的產品一部分外走,大部分供應服裝園區的褲裝面料和成衣面料。通過以商招商,今年5月份他引進一個投資10億元、15萬錠的經編紡紗針織服裝項目進駐太康,協議已簽訂,地址也已選好,麥后就開工建設。
投資6億元的天順色織開工,吳江銀鑫棉業投資10億元建設的20萬錠高支精梳紗項目建成投產,進一步擴大和膨脹了太康紡織規模。
今年上半年,全縣新開工紡織服裝項目10個,投產項目7個。總投資100億元的鴻閩紡織產業集群完成投資90億元,入駐企業13家,僅服裝園區建成96棟生產車間。三年內,紡織服裝園區入駐企業可達百家,太康縣紡織服裝銷售收入有望突破200億元。
未來太康 鍋爐之鄉
浩浩蕩蕩,百名浙商太康行,百名閩商太康行,從外出招商、以商招商、產業鏈招商,到客商主動找上門、招商選商,紡織實現從棉紗到服裝的“聚變”,太康鍋爐也正經歷著轉型升級后的一次史無前例的“補鏈、延鏈、強鏈”。
6月20日,記者在鍋爐園區鋼材批發市場看到,車輛進進出出,工人正忙著將鋼板裝車外運。“一個電話,幾分鐘,鋼板就運來了,真是方便。”豫東鍋爐董事長馮坤告訴記者。
加上年初新上的5家鍋爐輔機配件項目,今年5月開業的這個大型鋼材批發市場,補齊了太康鍋爐產業鏈的短板。
今年4月,太康成立廣通貿易有限公司,使太康鍋爐行業與安陽鋼廠直接對接,鍋爐企業可在本地購買鋼材,減少了運輸和倉儲環節,同時保證用鋼質量,提高了鍋爐制造水平。經與安陽鋼鐵協會協商,該市場享受大客戶待遇,每噸鋼材價格優惠100多元,每年僅鍋爐行業可直接供鋼10萬多噸,銷售收入4億元,為太康增加稅收1000萬元,擴大了太康經濟大盤子,實現雙贏。
斯大鍋爐入駐。這個來自韓國的高科技產業擁有20多項專利,每年有10多項新技術運用到鍋爐生產過程中,引領太康鍋爐邁上一個新臺階。一期工程去年6月建成投產,二期工程已完成基礎澆鑄,再過幾天就要竣工投產。
今年初,太康成立鍋爐行業協會,對鍋爐市場和資源進行整合,規范行業內部管理,引進高端人才,完善產業鏈,加快鍋爐產品更新換代和戰略組合,提高鍋爐產業技術創新水平,打造太康鍋爐品牌,推進太康鍋爐邁向“高、精、尖”。
神風鍋爐引進高管呂仝山老總,永興鍋爐引進高端人才王志強,豫東鍋爐、一諾容器等4家鍋爐企業與各大科研院校聯合成立產、學、研基地,神風鍋爐被命名為省級鍋爐工程技術研發中心。依托斯大鍋爐、太和鍋爐,發揮引領帶動作用,提高鍋爐產業技術創新水平。太康被中國電氣工業協會鍋爐分會授予“鍋爐教學研制造基地”。
由于鍋爐企業注重新產品研發和技術創新,提升了制造水平,擴大了銷量。今年一季度,神風鍋爐的產銷量相當于去年上半年的總量。
最近,山東煙臺鑫豐源電站設備有限公司簽約投資意向,想來太康建設一個占地1000畝、總投資20億元的大型電站鍋爐項目,一臺可賣6億元,過幾天就來太康考察。
如今,太康鍋爐從業人員超萬人,國內市場占有率35%,省內市場占有率50%,遠銷美國、加拿大、印度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,成為全省重要的雙A級鍋爐生產基地、河南省特色裝備制造園區。
盛裝起航 無限風光
紡織服裝、鍋爐壓力容器兩大主導產業集聚發展,拉動縣域經濟連年躍上新臺階。2013年,太康有12項經濟指標增速居周口市第一位。今年第一季度,又有5項增速居全市第一位。
兩大主導產業的迅猛發展,加速了太康縣產業集聚區建設。目前,批準進區項目72個,總投資296億元,其中億元以上項目57個,已投產項目40個。太康縣產業集聚區被評為“全省最具競爭力產業集聚區”、“全省十快產業集聚區”。
兩大特色產業集群,讓人感受到蓬勃發展的太康力量:通過3至5年的努力,實現紡紗規模達到200萬錠,年織布10億米,年服裝加工2億件,女褲2億條以上,年產鍋爐壓力容器5萬蒸噸,培育產業工人5萬人,年實現產值500億元,年創利稅50億元的目標。
就在記者發稿時,從太康縣委宣傳部傳來消息,又有河南昊晟30萬錠高支精梳緊密紡紗等總投資48億元的12個項目,在太康縣產業集聚區集中開工,為該縣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注入新的強勁動力。
全新的舞臺綻放全新的夢想,無限未來孕育無限希望。依托產業集聚區,開放的太康,正以海納百川之心,高昂向上之姿,繼往開來之勢,在中原崛起中盛裝起航!(記者 趙春喜 通訊員 郜敏 攝影 王建林劉俊濤董紅旗 劉儒飛馬孝奎)





